【导读】对于西部偏远县乡普通小学校来说.科技馆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投入往往令学校难以承受。那么,如何解决学校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与这一巨额资金投入的矛盾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所在学校科教组的教师们。经过多方查找资料,搜集、了解科技馆的结构、布局、建设内容等,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思——自建科技馆。
一、科技馆自建构思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我们对整个校园科技设施和科技环境作了全面的规划,决定将综合楼二楼整个楼层作为科技馆;同时,在适当位置建设学校天文台、植物园(核心物种:太空荷花)等。科技馆分为天文馆、地理馆、物理馆、化学馆、生物馆、师生制作馆等。各馆初步建设内容如下:
1.物理馆
(1)力学:简单机械组合;人体运动模拟器(骨架和小自行车轮轴组合);大气压力;飞机升力演示器;热空气上升演示模拟(纸蛇);走马灯;倾斜屋;空气的质量演示器;超大肥皂泡;单摆的发现;无皮鼓。
(2)电学:雷电的形成模型演示器;发电机组合(手摇发电,水力一小水轮演示器,火力、风力、太阳能等发电);电子百拼模型;导体、绝缘体实验仪。
(3)光学:光的色散(折射)演示器;水的折射演示器;隐身屋;光学演示器。
(4)声学:声音的传播(驻波现象演示器);声波演示器;土电话体验。
(5)磁学:超强电磁铁(电磁起重机);磁铁的性质。
2.生物馆。
(1)标本:脊椎动物门:鱼纲、鸟纲、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等各一个代表标本:无脊椎动物门:节肢动物(昆虫纲、蜘形纲、多足纲、甲壳纲)、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各一个代表标本。
(2)植物标本:根(直根、须根、变态根)、茎(鳞茎、球茎、块茎;攀援茎、葡萄茎、缠绕茎、直立茎)、叶(扇形、披针形、针形、卯形、掌形等)、花、果实(浆果、颊果、核果、瓠果)、种子(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等。
(3)年轮等实物。
(4)生物进化图、人的进化历程等科技展板。
(5)视频显微仪。
3.地理馆。
(1)世界地形模型图(声、光、电等)。
(2)各种地貌模型、喀斯特地貌、火山、地震模型等。
(3)本地常见的矿产、岩石标本。
4.化学馆。
(1)煮海为盐。
(2)制作蜡星星。
(3)水的净化处理。
(4)水的三态变化。
5.天文馆。
(1)直视、投影、视频显示方便多用天文望远镜。
(2)折射式天文望远镜。
(3)望远镜的原理剖面。
(4)三球仪。
(5)月相成因模拟演示器。
(6)银河系模型。
(7)太阳系模型。
(8)天象仪。
(9)傅科摆。
(10)日晷。
(11)当地地理纬度测量仪。
(12)六分仪。
6.通道。布置与环保有关的科技画或科学家的介绍等。
(1)低碳生活方式。
(2)科技相关知识。
7.科技馆平面布局图。
科技馆平面布局图见图1。


二、科技馆作品制作
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科技馆的作品绝大部分以师生动手制作的方式加以解决。其解决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1.利用已有的部分作品(成品)。如煤气发生器、高炉炼铁装置、百叶箱、部分动物浸制标本、电子百拼模型等。
2.师生已有作品。如直视、投影、视频显示方便多用天文望远镜,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光学演示器,视频显微仪,动物浸制标本,导体、绝缘体实验仪,光的色散(折射)演示器,水的折射演示器等。
3.师生制作作品。如简单机械组合,人体运动模拟器(骨架和小自行车轮轴组合),大气压力,飞机升力演示器,热空气上升演示模拟(纸蛇),走马灯,倾斜屋,空气的质量演示器,超大肥皂泡,单摆的发现,无皮鼓,雷电的形成模型演示器,发电机组合(手摇发电,水力— — 小水轮演示器,火力、风力、太阳能等发电),隐身屋,声音的传播(驻波现象演示器),声波演示器,土电话体验,超强电磁铁(电磁起重机),磁铁的性质,脊椎动物门中鱼纲、鸟纲、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等各一个代表标本,无脊椎动物门中节肢动物(昆虫纲、蜘形纲、多足纲、甲壳纲)、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各一个,植物标本的根(直根、须根、变态根)、茎(鳞茎、球茎、块茎;攀援茎、葡萄茎、缠绕茎、直立茎)、叶(扇形、披针形、针形、卵形、掌形等)、花、果实(浆果、颊果、核果、瓠果)、种子(形状、颜色各不相同)、年轮等实物。此外,还有世界地形模型图(声、光、电等)、火山、地震、喀斯特地貌、本地常见的矿产、岩石标本、煮海为盐、制作蜡星星、水的净化处理、水的三态变化、望远镜的原理剖面、三球仪、月相成因模拟演示器、银河系模型、太阳系模型、天象仪、傅科摆、日晷、当地地理纬度测量仪、六分仪等。
三、科技馆的应用
我们以科技馆为依托,广泛地开展各种校园科技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在校园内掌握到基本的科技知识及相应的技能。
1.对整个校园环境建设、科技设施和科技环境作全面的规划并加以实施。笔者要强调的是,规划必须科学,实施必须有计划、有组织。
2.利用科技馆分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1)低年级组(1-2年级组)。
①内容:科技知识启蒙教育,着重体现在学生简单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中。可供安排的内容有:对常见科学现象的认识、科学揭秘、科学神话、科学童话、科学史话、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植物园(种植园)、小动物饲养等。
②形式:科技馆参观、互动、动手组装、小动物园、植物角、科学趣味表演、科学神话、科学童话、科学史话讲座、科学绘画、科幻绘画、课外书籍阅读等。
③可供资源:科技馆、学校图书室、植物园、小动物园、学校实验室等。
(2)中年级组(3~4年级组)。
①内容:科学知识启蒙教育,着重体现在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训练中。可供安排的内容有:对常见科学现象的认识、科学揭秘、科学史话、部分科学实验操作、植物园(种植园)、小动物饲养、动植物认识、动植物标本制作、力学知识、地球知识、地质、水文知识、信息、网络知识等。
②形式:科技馆参观、互动、动手组装、小动物园、植物角、科学绘画、科幻绘画、动植物认识、动植物标本制作、力学知识、地球知识、地质、水文知识、课外书籍阅读、网络应用比赛等。
③可供资源:科技馆、学校图书室、植物园、小动物园、网络、学校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等。
(3)高年级组(5~6年级组)。
①内容:科学知识教育,着重体现在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训练中。可供安排的内容有:对常见科学现象的认识、科学揭秘、科学史话、科学实验操作、植物园(种植园)、小动物饲养、动植物认识、天文望远镜制作、电磁学、热学、力学、机械知识、天文知识、信息、网络知识等。
②形式:科技馆参观、互动、动手组装、小动物园、植物角、动植物认识、动植物标本制作、天文望远镜制作、电磁学、热学、力学、机械知识、天文知识、网络应用比赛等。
③可供资源:科技馆、学校天文台、学校图书室、网络教室、学校实验室等。
(责任编辑: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