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分析论文专业代写
【导读】张家产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50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他追求卓越的个性,培养创新型合格人才成为他不舍的追求。多年来,张家产中学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坚持“尚自然、展个性、崇创新、增才智”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潜能,为提升孩子未来参与社会的竞争力不懈努力,整个校园焕发出蓬勃奔放的朝气。
近年来,张家产中学以科技教育为特色,以课题为引导,全校师生热情参与,以创新的精神,自由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潜能,为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7年11月,威海市课改现场会在我校成功举办;2009年2月,在威海市发明协会第五届发明奖颁奖大会上,我校学生作品荣获一等奖三项,优秀奖两项,并获得“威海市发明工作先进单位” 的称号。2009年10月,威海市初中“实践与创新”主题活动现场会在我校顺利召开。2010年3月,学校被文登市委市政府授予“文登市自主创新先进单位”,2010年4月山东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又获得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综合实践二等奖等,2011-2012年山东省创新实验大赛中,我校学生作品先后获得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2012年,我校被威海市教育局授予“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课题实验基地”,先后被授予“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等荣誉称号。科技论文网
一、科学定位 搭建平台
好的平台是确保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科技教育与创造力”是内容、是核心,那么究竟以什么为载体、平台,赋予课题必要而有效的形式呢?基于两方面的考虑,我校将这一平台确定为“发明”。一方面,科技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这一定位紧扣主题。另一方面,“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发明创造”是我校科技教育的基本理念,学校在科技发明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早在2001年9月,99级曲赛男同学的发明“正姿靠背”获得第一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起,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2010年,我校09级的赵凌寒参加第2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隋豪凯和牛永健参加“第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并获得铜奖。10多年来,学校师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4项,在各级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荣誉150多项。
二、健全组织 强化师资
为确保科技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专题领导小组,从组织上对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证。然后,我们从提高教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提供经费保障等三方面入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辅导员队伍。我们选取了l5名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为校级辅导员,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先后派出5名骨干教师分别到市科技局、市科普协会、具有国家级研发中心的天润曲轴公司学习,掌握第一手科研工作材料,回来后以校本教研的形式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丰富教师的发明类教学知识,并购进大量相关书籍,供教师研读。科技论文网
在制订教师、班级千分考核方案时,在科技发明方面给予很大倾斜,根据辅导教师积极程度、活动成果等分别给予奖励,很多老师由于在这方面的积极参与而受益,年终考核名列全校前列。
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学校在经费上全力予以保障,成绩突出的给予现金奖励。学校已为“实践与创新” 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10余万元,有8名教师获现金奖励。2012年3月,为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发挥学校名师辐射效应,我校成立了以科技首席指导教师名字命名的“培锦奇思妙想发明指导中心”、“钦芳生态小农庄指导中心”等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我校的科技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2012年,在威海市首届科技教育“春晖奖”评选中,我校的张培锦老师被评为“威海市十佳科技教师”,孙元涛校长荣获“威海市十佳科技校长”的称号。在2012年威海市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选送的9件作品,共获得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2项三等奖。
三、内外结合 激发潜能
为推进科技教育活动深入实施,我们在活动中大力倡导“自主”理念,这种自主,更多地体现在思想、精神上,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个性思维的尊重与潜能挖掘上,体现在我们学校对于创新方式、意识的全程贯彻和尝试上。具体表现为四个结合:
一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联系课堂教学,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性活动,开展历史、思想品德等社会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每一位教师都将“科学发明,创新思维” 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 鼓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是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的开设, 最大的优点是因校制宜,针对性强。我校编撰的“走近科学”系列校本课程,分为《科技博览》、《创造与成长》、《生活中的发明》、《未来科学》四册,分别作为初一至初四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发明的意义、方法、思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列指导。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走近科学》栏目视频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不断提升学生科技探究素养。这些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系统的接受科技创新教育。科技论文网
三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我校多年坚持开展“三小”、“一节” 活动, “三小”就是学期内定时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活动,学生之间互相展示、交流自己的创新发明作品、心得; “一节” 就是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包括请专家走进校园举办科技发明讲座,举办发明作品大赛,表演以科技发明为主题的文艺节目,表彰奖励一年里取得各类成绩的优秀师生,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科技发明氛围。
四是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我们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镇内知名的电机厂、风机厂等实践基地,亲身感受科技成果在生产运用中带来的方便。引导学生多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多体验、多思考,在劳动中寻找创新发明的灵感,就目前的成绩来看,学生所取得的专利百分之百与身边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张承男同学在田间收割小麦的时候,看到镰刀裸露的刀刃容易伤到人,立刻想到能不能把镰刀的刀刃在不用的时候隐藏起来,于是他发明了折叠镰刀,并申请了国家适用新型专利:王海潮同学在医院打吊瓶的时候,发现打吊瓶时必须有人守护,就萌生了发明安全输液器的想法,使病人无人看护的情况下输液,也高枕无忧:曲彦嵩同学在西洋参种植时,发明了西洋参种植机,牛晓超同学在果园里发明了高枝摘果剪刀等,我们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同时,也适时将学生的创意做成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原来发明并不神秘,就来源于我们身边。
四、课题科学 成果丰硕
我们采用课题做引领,推动学校科技教育不断发展。围绕科技教育,我们先后申报了《培养中学生四会能力的和谐教育实验》, 《校园科普发明》, 《普及科技发明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三个地市级以上的课题。对此,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是活动引领,全面发展。必须承认,我们开展一系列活动,并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发明而发明,而是以科技发明这种有效载体,培养学生乐学、上进的优秀品格,张扬个性,激发潜能。为每位学生找准人生坐标,这才是终极所求。现在,我校学生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课本的知识,从国内到国外的时事,从国际油价到世界格局的变化,都成了学生们所关注的话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提问题的人多了,所提问题的面也广了。科技论文网
二是形成风格,人人受益。就个体生命而言,性格决定成败:就一个团体而言,风格同样决定成败。这种风格其实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精神、气韵,一种在团体每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情感,无论他今后是否还生活、工作、学习于这个团体。而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也正在形成一种风格,即“开放创新探索恒久”。全校师生们受益于这种风格,并以就读于这样有风格的学校为荣。
三是加强沟通,获得支持。多年来,我校注重与威海、文登教研部门,与各级科研、科普部门的联系沟通。虽然学校是一级教书育人的机构,但它需要来自系统内的指导、帮助,需要来自科技专业部门的支持、帮助。
四是追求一流,学贵有恒。我校属典型的乡村校,无论从教学硬件、师资上,还是从生源家庭文化结构上,都无法与城里中学相抗衡。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树立一流的责任与追求,给学生一流的学习动力和人生品格。回首l0余年的创新教育之路,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奋斗、不断前行、不断收获,因为我们的付出,所以有了如此的收获。
我们坚信:在科技创新教育这面旗帜下,我们精心播撒下的每一颗创新的种子,定会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每一朵绽开的花朵,都将伴随他们在人生路上发精彩、灿烂。科技论文网
相关栏目:青少年科技创新论文(责任编辑:mac)
热门分类 / Popular classification
期刊分类
论文分类
- 科技论文范文
- 科技小论文范文
- 高中生科技论文范文
- 小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 中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 科技小论文
- 高中科技小论文
- 小学科技论文
- 科技小发明论文
- 初中生科技论文
- 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创新小论文
- 青少年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 中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工业论文
- 工业设计论文
- 工业工程论文
- 机电科技论文
- 纺织工业论文
- 科技机械论文
- 机械工业论文
- 机械结构论文
- 机械控制论文
- 机械制造论文
- 科技技术论文
- 科学技术论文
- 自动化技术论文
- 光伏技术论文
- 电网技术论文
张家产中学科技创新教育探索几实践
时间:2014-06-17 10:12来源:未知 作者:本站整理 点击:
次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分析论文专业代写 【导读】张家产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50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他追求卓越的个性,培养创新型合格人才成为他不舍的追求。多年来,张家产中学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坚持尚自然、展个性、崇创新、增才智的教育
------分隔线----------------------------
- 上一篇:我怎样培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 下一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及信息素养
最新论文
随机论文
——本公司实力说明——
本公司实力说明
1. 十一年专业论文服务经验,现有全职员工近百人,并且拥有兼职博士、硕士30多人。我们的实力就是您信心的保证。
2. 十一年成功运作经验,现为中国最好的专业论文服务中心之一。
服务承诺
本论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