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科技论文网!

热门分类 / Popular classification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创新小论文 >

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机制完善难点与重点

时间:2014-12-31 10:58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郭海婷,林伯德,陈进 点击:
[摘要]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各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研究概述了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了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面临的难点,提出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在于:构建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
  
  [摘要]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各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研究概述了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了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面临的难点,提出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在于:构建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共建共享、长效运行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机制。
  [关键词] 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机制
  郭海婷,林伯德,陈进寿
  2013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切实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调“实施创新驱动不能等待观望懈怠”,并指出当前最为紧迫的是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科技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联结人、财、物、信息、制度等创新要素的中间环节,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各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自国家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来,平台建设呈现出重视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下简称“重大平台”)建设的新趋势。福建省“十一五”以来建设的一批平台,已成为科技创新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缺乏有力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平台。2011年,《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提出要重点建设一批重大平台。建设重大平台已成为福建省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任务。
  梳理分析福建省重大平台建设现状,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围绕重大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问题,提出福建省重大平台机制建设的难点与重点,对于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推动福建省重大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大平台及其机制的内涵
  (一)重大平台
  2011年,《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重大平台的概念,明确指出重大平台是整合集成相关创新载体的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平台联盟,将对产业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提供服务和支撑。重大平台作为平台的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综合性和共享性等平台特征;作为平台联盟,其规模大、层次高,且更突出分工协作和协同创新,更突出产业支撑作用。“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福建省将着力整合集成国家级、省级平台等相关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支撑服务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平台,为推动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有力支撑。
  (二)平台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泛指事物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或是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的运作方式和规则。机制以制度和体制为载体实现运行,其中制度由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构成,而体制则是组织内部职能分工和岗位权责的分配和协调。机制在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变革和更迭过程中得以体现。
  一般地,平台机制是指在平台建设的5个主控环节(共享需求、资源整合、协同使用、调控管理、技术支撑等)的运行过程中,(科技)资源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有效地协同运作而形成的机理和方式。平台机制的运行,实质上是通过协调科技资源经济价值最大化与社会价值最大化追求之间的冲突,调解冲突的权利之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制约,进而优化、提升科技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重大平台机制也是其体制和制度的有机统一。制度上,建立重大平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等;体制上,通过组织管理、资源整合、协同服务、激励创新等4个方面机制的建立实现其运行。
  二、福建省重大平台建设现状
  2011年启动建设重大平台以来,福建省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整合集成相关国家级、省级平台,构建了一批支撑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福建省生物医药项目研发孵化器的启动建设和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的揭牌建立,将对整合提升相关科技力量,吸引聚集省内外优势资源,推动生物医药和海洋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着力引进国内外重大研发机构。2013年,资助引进的福建奔驰汽车研发中心、宁德新能源研究院等11家重大研发机构落地建设,首家中央企业在闽研发机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也在福建落地建设。
  2005年启动平台建设专项以来,福建省从法规、规划、政策等方面建立、完善了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为建设重大平台机制奠定了基础。如《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在法律法规层面确立了科技资源地位;《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福建省科技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明确了福建省平台类别,对平台的申报、评审、验收、管理、评估等过程作了规定,等等。
  随着重大平台建设部署的提出,重大平台引进和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包括《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资助办法(暂行)》《福建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福建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实施办法》等,都对重大平台建设作了相关规定和引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5月发布的《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资助办法(暂行)》。该办法在重大平台资助对象、条件、形式和资助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较详尽的规定,对来闽设立的重大研发机构及省级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资助进行细化。该办法的发布实施,为福建省引进国内外重大研发机构提供了依据,推动了福建省重大平台建设进程。然而,重大平台机制尤其是管理运行制度等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平台机制构建仍面临许多难点。
  三、福建省重大平台机制建设难点
  (一)确保企业的主体地位
  重大平台建设旨在支撑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也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以支撑产业、服务产业为导向的重大平台建设,必须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福建省重大平台主要由政府部门牵头立项,其承担单位大多为高校、科研院所等;对于重大平台建设,企业主动性不足。因此,确保重大平台建设的企业主体地位,将是构建重大平台机制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
  (二)提升资源的共享性
  重大平台较之一般平台,更加突出资源整合集成,更体现综合性和共享性。重大平台建设,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集成现有相关平台,提升科技资源共享能力和平台开放服务水平,以支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然而,目前福建省仍面临平台规模小而分散,集成资源能力低,开放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重大平台建设的资源集成共享问题,也是构建福建省重大平台机制必须解决的难点。
  (三)加强组织的统筹协调
  重大平台是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平台联盟,其主体要素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市场等各类组织系统。重大平台的建设涵盖服务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创新载体,涉及平台各承担单位、各主管部门、各所属地区的组织协调问题。目前,福建省多数平台分属科技系统、发改系统、经贸系统、教育系统等多个政府部门主管,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部门,平台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加强组织的统筹协调,将成为构建重大平台机制不可回避的难点。
  四、福建省重大平台机制的建设重点
  针对福建省重大平台建设面临的企业主体地位、资源集成共享、组织统筹协调等三大难点,福建省构建重大平台建设运行机制应着重于以下三点。’
  (一)构建平台支撑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机制
  1.支持以企业为主导的重大平台建设机制。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重大平台。鼓励和引导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平台(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促进由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重大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鼓励国内外著名孵化器主办机构通过承建、合作投资和服务外包等方式来闽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2.深化以企业为导向的科技管理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为主承担重大平台等各类项目,进一步确立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重大项目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简化申报流程,减少专题项目立项前置条件,对企业研发专户(专帐)设立年度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人比例等,实行申报承诺和事中抽查制,降低申报和管理成本。企业R&D经费应当全部进入专户,并用于企业的研发活动,确保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经费上的保障。
  3.完善企业重大平台激励机制。对已获批或立项的国家级、省级企业重大平台,在科技项目立项上给予优先支持,或每年择优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对省科技厅当年立项新建(续建)的企业重大平台给予资助,按立项建设期内购置研发仪器设备实际投资预算总额,一次性或分年度给予资助。完善和落实企业重大平台激励政策,实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激励政策;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引导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二)构建共建共享机制
  1.确立公共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地位。落实《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确保重大平台等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地位;明晰公共财政投人的科技资源归属权,确保由公共财政投入所形成的科技资源的共享责任与权利;修订《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技术成果归属、分享的权责关系;确定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法律边界,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2.强化重大平台共建共享的政策支持。完善重大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级力量共建重大平台,引导探索建立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共建的灵活机制;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大平台,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建设重大平台;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需求,大力引进国内外重大研发机构;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企业联合港澳台的相关研发机构共建重大平台。明确重大平台依托单位的责权利,引导重大平台科技资源面向共建单位、企业、科研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开放共享;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重大平台开放共享,建立资源信息公开制度、共享服务奖励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平台的开放共享机制。
  (三)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1.完善重大平台建设管理办法。根据重大平台的类别,分类出台重大平台认定细则与管理办法,开展省级层面重大平台认定工作,确保重大平台建设运行规范。完善重大平台建设标准,根据重大平台的类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建设标准。制定重大平台运行考核指标体系,将重大平台的专项经费资助额度和奖励额度与其持续运行绩效考核相挂钩。建立重大平台淘汰机制,淘汰不合格的平台,提高重大平台创新与服务实效。完善重大平台监督机制,让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重大平台的监督管理,确保重大平台建设运行规范。建设福建省重大平台门户网站,形成全省统一的重大平台共享与对外服务窗口。加强重大平台自身的制度规范建设,科学合理制定重大平台内部管理章程、制度等,明确责权利关系 。
  2.建立重大平台长效运行模式。根据各类重大平台建设单位构成与服务内容需要,鼓励和支持开展多形式的重大平台运行体制机制探索,可采取理事会、股份制和会员制等多种有效形式运作,增强重大平台的活力。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非独立法人的“虚拟组织”运行模式,在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与良好的合作关系基础上,以科研项目和科技服务为纽带,由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构成环环相扣,既独立又联合的产业技术服务联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或对外服务活动;也可在建立明晰的产权结构基础上,成立独立运作的实体组织,以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等市场化形式经营运作重大平台。在不改变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科技体制的框架下,探索重大平台的运营和服务模式,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引入具有运营服务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开展重大平台的市场化运营和开放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实施创新驱动不能等待观望懈怠[EB/OL].(2013-10-01)[2013—12-31].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每日电讯,2013-11-16(2).
  [3]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01-22)[2013-12-31].
  [4]吴秋明,邱栋.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模式——基于创新资源集成管理的视角[J].东南学术,2012(1):214—217.
  [5]赫维茨,瑞特.经济机制设计[M].田国强,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26.
  [6]郑庆昌,张丽萍,谭文华,等.科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内涵与构成探究——基于资源共享利益矛盾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10—13.
  [7]郭海婷.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机制构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责任编辑:mac)
------分隔线----------------------------

最新论文

随机论文

——本公司实力说明——
本公司实力说明
1. 十一年专业论文服务经验,现有全职员工近百人,并且拥有兼职博士、硕士30多人。我们的实力就是您信心的保证。
2. 十一年成功运作经验,现为中国最好的专业论文服务中心之一。

服务承诺
本论文服务...

Copyright www.lunwenkj.cn 科技论文网 版权所有
科技论文网提供质量好的 科技论文代写、管理论文发表服务,是一个一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论文资料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