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底举行的“未来科学家可持续成长计划” 中期结题会上,北京八中高三学生张童昆的一项关于南北极的科学研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国庆七天假期,张童昆也没闲着,除了写作业、复习功课,还要忙着准备“明天小小科学家” 的申报材料。
作为一名1995年出生的高中生,张童昆已经名副其实地“走南闯北”:分别在去年和前年造访过“世界三极”中的两极——“南极”和“北极”。他说,高考之后,第三极珠峰将是自己明年的计划之旅。
目前, 张童昆准备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 申报的项目论文是《南北极冰芯氢氧同位素特征与温度变化趋势研究》。“简单来说,我这个论文就是想搞明白,全球气候是不是在变暖, 如果是的话,那变暖是人为因素导致还是自然因素导致。”张童昆说。
在这个研究中,张童昆共采取了三段约两米左右的冰芯,一段来自北极, 另外两段来自南极。提起这三段冰芯的来之不易,张童昆大呼辛苦。
“去北极的时候,带的是手摇冰钻。我们团里五六个壮小伙轮流摇了1个小时40分钟, 才钻进去1米多。钻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废了,大家胳膊都酸了好几天。”张童昆说。
为了使装在保温袋里的样品完好地运回国,张童昆将样品用衣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了好几圈才放心。“回国的行李箱里除了样品,什么都装不下,连买的纪念品也都是手拿着回来的。”
在南极,张童昆从两个地点取样,经过对冰芯的分层后,共获得75个样品,为他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在测量了样本的氢氧同位素比率,并查阅大量网上资料之后,张童昆得出了与科学家普遍接受的观点不同的结论:“我觉得地球目前可能不是在持续地变暖,而是处于一个温度剧烈变化的时期,冷暖交替,总体有上升趋势,一段时期内也会出现极度变冷的趋势。”
(责任编辑: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