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科技小发明论文范文提纲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连接上装有插座的“树干”,就可以给手机充电了……9月15日,在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合作实施的“未来科学家可持续成长计划” 中期总结会上,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郭颖嫒展示了设计的太阳能手机充电“树”。记者发现,该项目申报的学生科技发明中,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
学生发明引领低碳生活
用废报纸制作一棵小树,然后加装太阳能电路、插座和适配手机的充电器,就成了一棵天然的手机充电“树”。郭颖媛介绍,目前太阳能充电“树”可以为三星、苹果等多个品牌的手机充电。
“学校已经初步计划将太阳能充电‘树’摆放在操场边上,供同学使用。”郭颖媛说,以后她还要继续改进创新,争取能让太阳能充电“树”走上大街,为老百姓服务。
太阳能充电“树”只是“未来科学家可持续成长计划”中期总结展示的一项科技发明之一。将废旧的木质箱子加装有机玻璃板、向下倾斜的水槽、热水壶等就构成了一个实用节水的高温高压水蒸气刷勺机,方便同学们在校午餐后清洗餐具。还有利用太阳能制作的清洗皮鞋机、水面清污船、图书自动翻阅书架等,都是学生来源于生活的小发明。
学生建言首都城市建设
“北京提出了‘绿色出行’,而我在调查中却发现,北京市市民缺少自行车泊车车位。”北京八中学生洪家慧对西城区两条干道、44个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发现,自行车停车空间不足严重影响了市民绿色出行的热情,而且现有的自行车泊车架设计也有待完善。
据此,洪家慧提出了4条改进意见,并整理成了文字,“将来我准备将这些材料递交给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等相关单位,为北京‘绿色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洪家慧说。
北京六十五中学张肖尧的“对现有节水龙头的调查实验及改进建议”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王子峤的“工业废弃物建造绿色生态园”、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邵嘉琳的“太阳能水面清污船”等调查研究及科技发明都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少年科学院专家腾保华认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很好地反映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发现未来身边的小科学家
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活,从实际出发开展科学研究,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启动了“未来科学家可持续成长计划”。该项目通过科学的教育,培养青少年树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志向,帮助青少年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为培养未来科学家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准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年底前,项目组将评选“欧莱雅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科学创新奖”,其中包括教育教学奖和节能减排科学小发明奖两个子项目奖,并在第六届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期间公布首批评选结果。获奖的学生还将受邀参与2013年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
相关栏目:科技小发明论文
(责任编辑: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