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期刊编审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稿件,内容很好,但存在种种细枝末节的问题,给审稿、编排、校对、出版带来许多麻烦。由于反复沟通、修改而浪费诸多时间,甚至影响了文献信息的时效性。因此,笔者结合自身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体会,就科技论文写作及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谈一些看法,希望对广大作者有所启示。
1 找准角度。提高投稿命中率
1.1 了解所投期刊的性质、宗旨和类别一个期刊的性质和办刊宗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了解:一是看刊名。这种方法很方便,但准确度相对差些。二是看栏目设置。这种方法比较可靠。因为栏目设置能较为具体地反映出期刊的定位和固定报道内容,是期刊办刊宗旨的一贯体现。三是研读期刊内容。这是进一步了解期刊的最好办法。通过研读期刊,能了解期刊的出版周期,是否为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是纯学术期刊、综合性期刊还是科普/信息类期刊,了解期刊的特点、特色,以及期刊的作者群和读者对象等(对于科技期刊来说,作者群也是其主要读者对象),从而有的放矢地投稿,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1.2精确选题,突出论文创新点一般来说,作者在完成一项科研任务后,往往会有多方面的成果、经验、体会可以成文,这些成果或经验、体会可以写成多篇文章,但不一定都适合在同一份期刊上发表。如何找准角度,从科研成果中抽出合适的选题成文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核心成果可以写成学术论文,投给本专业的纯理论或技术类期刊;经验体会可以投给相关专业的综合性杂志;信息报道可以投给信息类期刊。但是不管写成何种体裁,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通过查阅资料、跟踪研究、分析对比,找出与国内外同一领域类似成果的不同点,尤其是论文中的操作方法、结果和结论部分要突出重点、创新点、关键点。只有有所创新,才能吸引编辑的注意,从而提高录用概率。
另外,一些期刊有时会在适当位置公布自身的报道计划和重点,这是期刊提供给作者的重要信息。只要在该刊的报道计划之内,投稿命中率一般较高,有的论文虽然创新点不多,但因为在期刊报道重点范围之内,编辑部也会在第一时间内优先录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突出论文创新点的同时,作者也应该避免稿件出现泄密问题。在投稿过程中,一些作者急于发表,对单位的机密不能很好的予以保持,甚至未经过本单位同意就擅自发表。而有些单位在对外投论文进行审查时,也是为了单位利益或碍于个人情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真正履行审查责任。这样做,一旦有涉密问题,往往会给该单位和期刊编辑部造成很严重的不良影响。对经常把保密审查责任推给编辑部的单位,编辑部在以后用稿时也会非常慎重,甚至为了严防失泄密,对该单位的来稿可能会另眼看待。
1.3建议一次只投一篇稿为了提高投稿命中率,有作者习惯于一次给同一家期刊投多篇论文,或者是同一学校同一位导师所带的学生集体向某一期刊投稿。但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编辑部一般不会连续多篇刊发同一作者或同一学校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部往往择其中质量较高的一篇或几篇用,其他的就有可能放弃不用。另外,多篇论文一起投,容易让编辑产生“多产而质量不高”的印象,最后结果不仅不能如作者所愿的“多投多中”,而很可能是“多投少中”,甚至是“多投不中”。因此,如果作者同时有几篇论文想发表时,可以根据各篇论文的特点和侧重分别投向不同期刊,让不同期刊“各取所需”,其命中率自然就高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作者切忌一稿多投多用。版权法明令禁止一稿多投,各家科技期刊也对该现象深恶痛绝。因为一稿多投多用不仅浪费期刊的编审、版面资源,影响作者、期刊的声誉,也容易挫伤广大读者的感情。故而一旦发现某作者有一稿多投现象,编辑部一般不再轻易采用其来稿。
2 完善细节,减少稿件的退修次数
2.1规范写作,提炼文字作者在确定好选题角度后,要从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方面严谨、规范地构架论文。论文格式要符合科技论文的要求;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要实事求是,对结果要作必要的统计处理;结论要简明、真实,不夸大其辞;引用文献资料要标明出处,并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表;使用的量、单位、符号、缩写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能有自己的“创造”。此外,要注意科技论文的写作风格,做到表达确切、科学、规范,文字简练,不说空话、大话、套话,不出现广告语。
2.2研读所投期刊的“投稿须知”,完善论文细节由于期刊性质、宗旨、类别、特点等的不同,每一份期刊都会在“投稿须知”中对论文写作格式,注意事项等作出不同的规定。作者在投稿之前仔细研读该期刊的“投稿须知”,撰写论文时注意与期刊的要求相一致,将会大大减少论文退修的概率,缩短论文的录用周期。
2.3认真校对,消灭差错笔者在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论文内容很好,但是细节比较粗糙,例如论文的数据、计算过程或结果有差错,出较多的错别字,符号、标点、打印错误等。这样的论文往往给人以不严谨的印象,即使学术质量较好,编辑一般也不会优先选用。即使采用,也要经过编辑、作者的多次修改,发表周期将会大大延长。另外,作者在论文完稿后一定要认真校对文中的数据、符号及关键术语,因为编辑不是实验的设计者和参与者,许多地方无法替作者更正,如果编辑没能看出差错而出版了,将会对读者造成严重的误导。
3 积极与编辑部沟通。确保优秀论文能够及时发表
3.1附上必要的通信方式作者投稿的同时,应在论文的适当位置留下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或手机号、电子邮箱地址等信息。因为当编辑部决定刊用某篇论文时会经常需要与作者联系,或要求修改论文,或要求出具相关证明,或要求补充信息等。
如果作者没留下便于联系的通信方式,将会给编辑部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进而影响到论文的发表。
3.2及时了解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进度建议作者在投稿时给编辑部附一封短信,简明扼要地说明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或实用意义,是否在行业内被推广应用,是否因此得了奖项,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需要编辑给予重点关注等。如果是在某领域内的首次发现、首先应用,或者在别人工作基础上有所突破,取得了明显效果,具有很高理论和实用价值,或者因此获得了奖项的论文,编辑部一般会予以优先录用。如作者有特殊原因需要加急处理尽早发表时,在论文质量较好的前提下,编辑部一般也会考虑适当灵活处理的。
每个编辑部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稿件处理流程,作者在与编辑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这些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将对于自己的论文何时投寄、何时会有录用意见、何时能出版做到心中有数。比如,编辑部一般对来稿进行登记、送审、退修、汇总意见后决定是否录用。这段时间大致是一个月左右,因此,论文寄出2个月左右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或退稿信(有些编辑部对不被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作者应及时通过适当方式,了解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进度,确认稿件是否能被采用,以免耽误稿件的发表。
3.3听取编辑对不采用稿件的具体意见论文不被采用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一是专家从思想性、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等方面审阅后认为不能采用;二是别的期刊己经发表了类似的或更好的论文;三是论文不在期刊的征稿、用稿范围之内;四是由于写作方面的原因不被采用;五是因保密原因不被采用;六是可能编辑部的来稿太多,以”优中选优”的原则筛选淘汰掉的。作者在确知所投论文不能发表时应当与编辑部及时沟通,了解不被采用的具体原因,听取编辑对论文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对所退稿件作适当修改后再投往该刊或者其他期刊。
4 结语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发展,从而也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科技信息源,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
可以说,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是作者心血的凝结。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一般都希望能够及时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及时掌握一些科技论文写作及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缩短稿件的编审周期、提高投稿命中率有重要的意义。(责任编辑:mac)
热门分类 / Popular classification
最新论文
随机论文
——本公司实力说明——
本公司实力说明
1. 十一年专业论文服务经验,现有全职员工近百人,并且拥有兼职博士、硕士30多人。我们的实力就是您信心的保证。
2. 十一年成功运作经验,现为中国最好的专业论文服务中心之一。
服务承诺
本论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