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科技论文网!

热门分类 / Popular classification

科技创新对煤炭企业的作用

时间:2014-04-21 16:2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科技创新是立企之本,是矿井安全发展之基,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利用科技手段,才能有效解决制约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瓶颈。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四矿(以下简称平煤股份四矿)于1958年建成投产,原设计能力60万t/a。1985年二水平投产,新
    科技创新是立企之本,是矿井安全发展之基,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利用科技手段,才能有效解决制约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瓶颈。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四矿(以下简称平煤股份四矿)于1958年建成投产,原设计能力60万t/a。1985年二水平投产,新增设计能力60万t/a。后经多次技术改造,现矿井年生产能力在300万t以上。建矿50年来,矿井开采垂深超过850 m,由单一水平变为多水平开采,由低瓦斯矿井变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同时丁、戊、己、庚4煤层联合开采,矿井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通风难、运输难、提升难、供风难、供水难、行人难等制约安全生产的“三高六难”问题集中显现。面对这一现实,平煤股份四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科技兴矿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矿井技术升级,使高突老化矿井重新焕发生机。企业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等10余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年创出历史新水平,先后获得了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先进集体和省煤炭工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五优”矿井等荣誉称号。
  l 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科技兴企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当数量且具有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没有人才保障,科技兴企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平煤股份四矿不断完善育才路径、引才渠道、成才平台、用才机制,提高人才待遇,培育优秀的技术创新队伍,先后建立了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3个人才库,对入库人员在工资上给予补贴,晋级、任用上给予优先。推行了“技术主管负责制”,将主管技术员提拔为区队的“行政二把手”,提高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对本科生实行年薪制,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给予新人矿本科生3万元的安家费。每年评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工人技术大拿,每月给予1 000元和800元的工资补助。同时,建立了“一通三防”工作室、“宏图”工作室、科技图书馆等工程技术人员之家,制定《职工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每年用于科技奖励资金都在60万元以上。
  坚持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活动,对比武前3名人员除给予经济奖励外,还授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工作氛围。尤其是2009年1月,按照报名、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公示的程序,在全矿范围内公开选拔30名基层后备干部和40名技术主管,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目前,全矿共有830余名科技人员,为矿井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2 深化改革,夯实科技发展管理基础企业只有结合实际,不断深化创新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确保良好的创新氛围、科研环境,才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健康开展。四矿坚持把技术管理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矿科技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技术、采煤、开掘、机电、通风、安全、政工宣传教育、后勤经营卫生、多经三产和热电10个专业组,覆盖技术领域的各个层面,成员由中级职称以上且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设置了专职科技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矿科技日常管理工作,每个区队技术主管兼职科技管理员。同时制定了《四矿科技管理暨奖励办法》、《四矿信息化管理制度》等各项科技管理制度,在全矿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特别是科技项目的管理,按照“生产需要,实时立项”的原则,对重大生产技术难题及时立项,并成立课题小组,签订承包合同,实行合同管理,立项、论证、审批、实施计划的安排及鉴定、验收、评审、奖励等工作都严格依程序进行。在现场技术管理上,做到了“四个并重”:即技术措施制定与现场操作落实并重;技术管理失误处罚与激励评价并重;常规技术管理与创新管理并重;技术人员管理与设备管理并重。每周召开1次技术例会,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每月由技术副总召开1次专业组会议,及时解决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1次科技项目工作会议,每年召开1次科技大会。在全矿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科技管理体系。
  3 加强合作,提升企业科技竞争力推广“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对于促进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平煤股份四矿与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重庆煤科院、武汉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积极协作,在高地压巷道支护、庚组煤底板灰岩水防治、地面大直径管井瓦斯抽采、低浓度瓦斯发电、热~ 电一乙二醇制冷降温治理井下热害攻关中,大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在矿井制冷降温、低浓度瓦斯发电和千米深井小煤柱支护技术等方面,实现跨越式进步,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在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上,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形式,通过“准职工”制度、定单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知识水平高、技术素质、能担当重任的高科技人才。
  4 加大投入。确保矿井跨越式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煤炭企业要实现安全健康发展,必须有一流的技术,并不断进行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革新研究,提高矿井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四矿每年投入技术开发费接近3 000万元,近年来,共获集团公司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6项,省市级22项,取得了科技兴矿“七大”成果。
  (1)实现一大突破。依靠科技进步,原煤年产量突破了300万t大关。通过不断提高采掘装备水平,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矿井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综采综掘机械化率达到100% 。同时,开展高地压近距离煤层群上行综采、低综大转角上行俯采、复合顶板下综采开采、轻放不稳定支架过大断层、高突长走向采面高产高效等综采技术攻关,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技术难题,为产量实现大突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建成一个“第一”。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热一电一乙二醇矿井降温制冷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矸石电厂余热和瓦斯发电尾气降温,破解了这一长期困扰国内外矿井热害治理的重大技术难题。井下“两面两头”平均温度降低8℃ 以上,井下作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该成果环保节能,运行成本低,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该技术申报的“瓦斯发电一余热一制冷示范工程”课题被列入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3)开发出一整套瓦斯治理技术。在全国首创卸压区浅孔抽采技术,在全省首创地面大直径管井瓦斯抽采技术,在集团公司首创近距离保护层开采防突技术。同时配套实施尾巷抽采、高位钻孑L抽采、高抽巷抽采、上隅角抽采等多种抽放技术,使抽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在40% 以上,瓦斯超限次数大幅下降。从而形成了科学化、系统化、井上下相结合、区域治理与局部治理相结合的具有四矿特色的瓦斯综合治理成套技术。
  (4)解决一大难题。① 在集团公司首次将全封闭可伸缩u型钢加底锚索支护技术成功应用于己三西专用回风巷等高应力巷道,为大变形高应力巷道底鼓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② 积极开展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破坏后二次稳定控制机理与技术,以及综合采用锚喷、锚注和锚索的“三锚耦合支护”技术的研究,较好地解决了深部高应力不同类型巷道的支护难题;③ 在集团公司首次采用让压锚杆和鸟巢锚索支护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回采巷道支护难题。
  (5)完成一大集成。完成矿井“三废”综合循环利用技术集成。在全国首家实施矸石山自燃灾害综合技术治理,开发应用低浓度瓦斯发电、热电厂尾气 倍。⑤ 井下围绕胶带运输、供电等方面,实施20余综合利用、矿尾水净化和煤矸石制砖等成套技术,形 项技术改造,束缚矿井发展的瓶颈被一一打破,环节成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瓦斯、尾气、煤矸 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石和尾矿水煤矿“三废”的综合利用。 
  (6)理迈上新台阶。应用信息技术,建优化两大系统。优化通风和机电运输系 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安全生统,实现生产环节匹配、系统稳定高效运行。① 完成 产技术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数字化技了主要通风机改造。一水平实现风叶角度的快速调 术管理;对重要设备进行在线工况监测与智能故障整,二水平主要通风机提高风量2 400 m /min,为 诊断,对供电系统进行远程适时监测,使设备运行管二、三水平实现并联网络安全供风创造了条件。② 理更加科学高效。进行阻力测定和网络解算,对系统优化降阻,使一.二水平主要通风机负压分别降低600,550 Pa,一举摘掉了全省负压最高矿井的帽子。③ 采用先进技术 平煤股份四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实施提升运输系统改造,电控系统由传统的继电器 进步和自主创新,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夯实了高突老控制改为PLC控制,实现了自动控制。④ 对运行近 化矿井安全发展的基础,实现了企业健康、稳定、跨50年的排矸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排矸能力增加1 越式发展。(责任编辑:mac)
------分隔线----------------------------

最新论文

随机论文

——本公司实力说明——
本公司实力说明
1. 十一年专业论文服务经验,现有全职员工近百人,并且拥有兼职博士、硕士30多人。我们的实力就是您信心的保证。
2. 十一年成功运作经验,现为中国最好的专业论文服务中心之一。

服务承诺
本论文服务...

Copyright www.lunwenkj.cn 科技论文网 版权所有
科技论文网提供质量好的 科技论文代写、管理论文发表服务,是一个一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论文资料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