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作为全球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带来严重危害。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11月20日发布的报告, 目前全球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在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成年人约为3080万,15岁以下的少儿约为250万。这一串惊人的数据,让人不寒而栗。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医疗救治压力越来越大,消耗了巨大的卫生资源,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引发了患者关怀救治致孤儿童和老人生活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艾滋病防治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06年国务院第457号令颁布和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了我国艾滋病防治的目标和任务。云南省作为全国艾滋病的重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加强艾滋病各项防治工作,云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斤关于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的通知》、《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实施方案(2005-2007年)》、以及《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措施。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省禁毒防艾领导小组和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并且开展了第一轮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2005- 2007年)。通过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7年,云南省第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结束,我省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总体势头得到了基本遏制,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此期间,我省大批科技人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院、企业等,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并通过科技创新,全面开展防治艾滋病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科技创新为我省艾滋病防治取得阶段成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我省艾滋病流行势态
分析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疫情态势依然十分严峻。自1989年首次成批发现艾滋病感染者以来,在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快速增长期后,现已呈现出快速度、多渠道、多层面流行的态势,艾滋病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省的HIV感染已从边境局部地区蔓延到全省16个地州市的129个县、市、区。已有4个地区进入高度流行期,12个地区进入中度流行期。云南省艾滋病流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艾滋病流行类亚洲模式,即艾滋病流行始于注射吸毒人群,再通过桥梁人群(暗姐)向一般人群蔓延,明显不同于欧美国家以同性恋人群性传播开始的模式,也不同于河南的传播模式;二是由边境向内地扩散,区域不断扩大:三是艾滋病流行呈现农村包围城市趋势;四是艾滋病流行从当初的少数民族为主转为汉族为主;五是从单一途径(注射吸毒)传播转为多途径传播,且性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六是女性感染者明显增加;七是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已趋于平缓,暗姐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八是艾滋病流行正通过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九是发病和死亡高峰已经到来。综上所述,我省艾滋病疫情态势极为严峻,正处于由高危人群通过桥梁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关键时期,防治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2 2OO5— 2OO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开展的第一轮(三年)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取得阶段性成效2005- 200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展开了一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通过艰苦努力,我省基本查清了疫情底数,掌握了流行规律。同时,防治措施不断突破,遏制了疫情上升趋势,基本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和云南省实际,可以推广的艾滋病防治模式,有效管理了传染源。各防治机构间的转介服务和病源管理工作关系逐步理顺。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技术为指导的工作模式已初显端倪,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指导更大范围地区未来防艾工作的主要策略。通过开展3年的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 全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实现了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防治艾滋病形势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从隐蔽到公开、从被动到主动、从倡导到落实的5大转变,防治艾滋病工作局面明显改观,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科技创新为我省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取得阶段性成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1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十五”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等国家相关专项计划支持防治艾滋病项目18项, 获国家经费支持近300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工作的进程。
3.2 云南省科技厅“十五”以来立项支持了19项防治艾滋病研发项目“十五”以来,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办法六工程》中的《艾滋病防治科技攻关工程》实施方案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云南省科技厅通过社会发展科技攻关、新药研发、重点新产品开发、国际科技合作、软科学、应用基础研究等科技计划(专项)的支持,共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科技项目19项, 总投入经费16 180万元,省科技厅经费支持2078万元。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防治艾滋病新药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治疗艾滋病新药品种和防治技术成果。尤其在抗HIV 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3 通过国家和省级科技投入,我省艾滋病防治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3.3.1治疗艾滋病新药研发取得较大突破抗艾滋病新药“复方三黄胶囊”于2005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之后在指定的临床医院按照GCP标准完成了临床试验,临床效果明显,目前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获受理,有望在今年内获得我省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药物。另外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药物如:“司艾特散”(原称“复方SH”)已于2006年7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已经在指定的艾滋病临床医院开展规范的临床试验;“奇士乐”胶囊已全面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申报临床试验批件获受理。此外,抗艾滋病天然药物“扶正抗毒胶囊”、“碳球菌素”、“五味子素”、“DC032” 和“Flazin”等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工作。
3.3.2 建立了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防治艾滋病科研平台
3.3.2.1基本建立了云南省艾滋病流行与预测研究平台。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 我省自1989年开始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目前已建立129个县区吸毒人群、暗娼和男男性行为人群规模数据库。建立了覆盖全省16州市12类重点人群的艾滋病血清学流行病学哨点,建立了31万人的血清流行病学数据库和5万人的行为流行病学数据库,开展了600余名感染者的HIV 亚型研究和1800余名感染者的HIV新感染研究。
3.3.2.2 建立了抗HIV 药物和疫苗研发关键技术平台。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为主,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等主要科研单位,建立了抗HIV 药物和疫苗研发关键技术平台。已建立了包括初筛、确证和特异性研究在内的分子、细胞、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水平等一套完整的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内外筛选和研究抗HIV 药物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是我国抗HIV药物研究的最主要基地之一。与国内外的72家研究单位、大学和企业开展了抗HIV药物的合作,筛选和研究了4000多种(个)天然化合物、化学合成化合物以及基因工程药物的抗HIV活性成份。系统地研究了天花粉蛋白fTCS)、NOF、Flazin等化合物抗HIV活性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
完成了6个抗HIV新药的临床前药效评价,其中“重组天花粉蛋白突变体”和“西夫韦肽”已获得SFDA 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研究的抗艾滋病中药“奇土乐”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报送SF—DA。抗艾滋病化学I类新药“Flazin”、“DC032”和“五味子素”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建立了SHIVmac239及SHIV感染中国产猕猴的艾滋病灵长类动物模型,完善了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药物和疫苗评价的各项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能够为药物和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提供评价技术和平台。
3.3.2.3 建立了艾滋病临床治疗网络和临床研究基地。以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等为主,建立了满足艾滋病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可以开展给药耐受性试验,已有药代动力学分析并确保受试者安全的实验室与专用监护病房。能够进行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病毒基因型及病毒变异、耐药分析,HIV.
3.3.2.1测试评价,与HIV相关的各类机会性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的实验室确诊;研究中药和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鸡尾酒疗法”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可行性。 艾滋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以云南大学为主,产学研结合,开展的严重传染病(HBV、HCV、HIV 等)诊断基因芯片已基本完成全部的研究工作,进入申报生产批件阶段。通过开展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基因芯片联合检测的研究,完成了审批前的全部研究工作。该产品通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阳性标准品和阴性标准品检测,其特异性达100% ;灵敏度达到103IU/ml。该基因芯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表明云南基因芯片技术在国内相关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正在整理资料,准备申报生产批文。
3.3.4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科研力量不断增强在省委、省政府对艾滋病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省许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专家积极投入到抗击艾滋病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以昆明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司艾特公司、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院、云南大学、昆明医学院等单位为主的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力量,在人才培养、研发队伍、研发条件等方面均得以快速加强。
4 对我省“十一五”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科研工作的看法“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新一轮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已经}3-n~3了。我省防治艾滋病科技工作应以此为契机,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全省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目标和任务,按照国务院颁发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的通知》中的《云南省艾滋病预防监测和科技攻关工程实施方案》等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针对国家即将推出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结合我省防治艾滋病《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实施方案(2008-2010年)》、“十项行动计划”,和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整合省内外、国内外的研发力量,结合省内相关企业,产学研结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深入研究, 完善新药筛选平台建设,研发出快速、准确、及时、便捷的HIV检测产品,开展72 型新药研发、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探索中西医药联合治疗技术和方法,以及完善临床基地建设等。
4.1 加强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以云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为主,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云南省艾滋病流行速度和趋势、变化趋势、以及少数民族艾滋病流行特点等研究:开展云南省艾滋病感染及并发感染疾病(结核、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的共感染和流行病学研究;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的队列研究;艾滋病感染者配偶感染的队列研究等等。
4.2 步完善抗HIV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平台建设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研究院所为主,在前期已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全,包括初筛、确证和特异性研究在内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水平等一整套符合国际规范的体内外筛选和研究抗HIV药物药效学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建设,利用3— 5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开放的抗HIV药物筛选平台。
4.3 艾滋病感染者窗口期HIV检测技术的研究,研发出一种能快速、准确、即时、便捷的检测方法和产品以云南大学、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为主,在前期具有相关医疗检测基因芯片研究和艾滋病病毒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展艾滋病感染者窗口期HIV快速、准确、即时、便捷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产品研发。
4.4 治艾滋病的新药研发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以昆明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司艾特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为主,产学研结合,力争在“十一五”期间研发出1— 3个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品种进入产业化;争取在艾滋病预防疫苗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
4.5 加快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省内科研院所、医院学校等为主,加快艾滋病防治科技工作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特别是艾滋病检测技术、新药研发、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人才与团队的培养。
4.6 探索中西医药联合治疗技术最佳方法以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等单位为主,开展临床中西医药联合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技术和方法研究。
“十五”期间,科技创新为我省第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取得阶段性成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科技创新还将继续推动我省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取得更大的胜利。(责任编辑:mac)
热门分类 / Popular classification
期刊分类
论文分类
- 科技论文范文
- 科技小论文范文
- 高中生科技论文范文
- 小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 中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 科技小论文
- 高中科技小论文
- 小学科技论文
- 科技小发明论文
- 初中生科技论文
- 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创新小论文
- 青少年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创新大赛论文
- 中学生科技创新论文
- 科技工业论文
- 工业设计论文
- 工业工程论文
- 机电科技论文
- 纺织工业论文
- 科技机械论文
- 机械工业论文
- 机械结构论文
- 机械控制论文
- 机械制造论文
- 科技技术论文
- 科学技术论文
- 自动化技术论文
- 光伏技术论文
- 电网技术论文
浅谈科技创新对推动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作用
时间:2014-04-21 16:2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艾滋病作为全球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带来严重危害。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11月20日发布的报告, 目前全球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科技创新对煤炭企业的作用
最新论文
随机论文
——本公司实力说明——
本公司实力说明
1. 十一年专业论文服务经验,现有全职员工近百人,并且拥有兼职博士、硕士30多人。我们的实力就是您信心的保证。
2. 十一年成功运作经验,现为中国最好的专业论文服务中心之一。
服务承诺
本论文服务...